首  页  |  本馆概况  |  新闻快递  |  群文活动  |  非遗保护  |  高坪文学  |  艺术名人  |  免费开放  |  美术馆
 
 
艺术欣赏 您的位置:首页 >> 艺术欣赏
【国学经典】庄子:世上最蠢的事情,莫过于“活给别人看”
双击自动滚屏      添加时间:2021/6/24      浏览次数:1376      信息录入:admin      【字体:

ortant;">

图片


22


太在意别人,是在允许别人添堵



庄子言:“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,不谴是非,以与世俗处。”

 

人生在世,无论过什么样的生活,总是有人对你指指点点。

 

当我们遭受嘲讽,被人否定,内心注定戚戚然。即使这样,仍然有很多人愿意飞蛾扑火,因为他们太在意别人了。


人是群居生物,为了不被孤立,努力合群是常态,但是委曲求全也要融入不适合的圈子,那就是欲壑难填,一种病态。


过分在意别人,只会离你的期望值越来越远,方向要是错了,再多的努力也终将事与愿违。


众所周知,国学大师傅佩荣先生曾在《百家讲坛》节目,主讲《孟子的智慧》,得到过很多学者的赞同,是个才华横溢的演说家。

 

但是,很少人知道傅佩荣先生曾经有过口吃的经历,那时还一度成为别人的笑柄。


谈起曾经被嘲笑的经历,傅佩荣说:

 

“你有缺点,别人才会嘲笑你,想消除缺点,太难了。

 

与其整天提心吊胆地在意别人的眼光,不如接受自己的不足,然后按照自己的节奏,努力地完善自己。”

 

就是凭借这份坦然,直面自己生理缺陷的勇气,他选择不责怪嘲笑他的人,不逃避,更不屈就于别人的看法。


结果,反而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克服了口吃,最终赢得众人的敬仰。

 

也许有人会说,大环境下你要顺势而为,必须得向人脉认怂,顺应别人就会多条路,可有时候,迎合别人不是路,反而是允许别人来堵路。

 

没有一个人,能依靠曲意逢迎,会使得人生一帆风顺。


图片


3


世界是自己的,与他人毫无关系



《道德经》有言: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。

 

外界给予我们的是福,但不知足,也会变成祸,福与祸可以相互转换,是动态的。

 

因此,唯有保持内心的宁静,才不会在福祸中迷失方向,不会让自己的人生,成为别人的附庸。

 

生而为人,可以结伴走过千山万水,但是更需要独自仰望星空。

 

正如庄子所说:“鱼相忘于江湖,人相忘于道术。”

 

不滞于物,不困于心,不乱于人,也是庄子总结出的最了不起的三个人生境界。

 

人的生命极限大体三万天,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就已经老了,所以时间有限,不要为别人而活,不要被教条局限。

 

世间有一种不值得,就是活在别人的观念里,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。

 

其实,谁也不至于活的一无是处,谁也不能活的了无遗憾。如果你总是顾忌别人的眼光和舌头,那么,属于自己的生命还有多少呢?

 

人生海海,千人千面,众口难调,我们不可能让人人喜欢,如果过分的在意别人,常常会让自己陷入不知所措中,而郁郁寡欢。

 

意见,是别人的,要选择;生活,是自己的,要随意。

 

不被嘈杂的外界,扰乱你向前的节奏,才会绕过山重水复,拥抱柳暗花明。

 

图片


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。

 

有个人总是非常苦恼,他决定去找佛灭除一切苦难。

 

佛听完他诉说后,平静地说:“真正能帮助你解脱的,只有你自己。”

 

可那人不思其解,问:“可是,引起心中充满的烦恼和苦涩正是我自己啊。”

 

佛笑笑说:“你仔细想一想,那些苦恼和困惑又是谁放进去的呢?”那人没有说话。

 

佛陀继续开示:“当然是谁放进去的,就由谁拿出来啊。”

 

看着面带微笑的佛,痛苦的人恍然大悟:原来自己的苦闷,自己的烦躁,只不过是一种无谓的执着,庸人自扰而已。


靠外因是解脱不了的,解铃还须系铃人。

 

人生实苦,我们却不甘心受苦,总想从外界捕捉到去苦的秘方,可是解药始终在自己的内心,只有知足,才会常乐。


生活中不一定非得爬上高山,才能看到旖旎风光,也不一定必须乘风破浪,才能抵达彼岸。


只要你不在意更多,不计较很少,那么处处是风景,时时都安宁。


图片


44


唯有平视,才能看见本真的自己


有一位作家曾说:“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,阶下有人在仰望你,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,你抬头自卑,低头自满,唯有平视,才能看见本真的自己。”


诚然如是。


我们的种种努力,有时只为周围的人能满意自己,为了博得一点点称许与微笑,却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,最终只剩下一条不能回头的路。


这使我想到罗马尼亚的熊,一只关了20年的熊,被放回森林,却终究没有逃出心理的桎梏,依旧在原地转圈。

 

但愿我们不要像那只熊,让别人的眼光成为自己美轮美奂的牢笼

 

因为人的一生只一次,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活法,都有独一无二的珍贵之处,不存在高低之分,也没有好坏之别。

 

认清自己,守住初心,就是人生最大的赢家。


,


有人问:总是活给别人看的人,后来都怎么样了?

 

一个精辟回答:“你会觉得自己不像自己,甚至不像个人,是别人眼光的附属品;

 

当有一天失去这些目光你会不知道怎么去生存;

 

灵魂中渴望自由,但是被别人束缚,太压抑了。”

 

行走于人世间,都想得到更多人认可和赞同,让人瞧得起。

 

有的人悄悄的努力,然后惊艳众人。

 

而有的人,被他人的眼光绑架,活成了别人的人设。

 

杨绛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:我们曾如此盼望外界的认可,到最后才知道,世界是自己的,与他人毫无关系。

 

的确,我们皆有欲望,也皆有虚荣心,但命运终归由自己掌握,“活给别人看”不是人生的加分项,只会贬低你的人生。


图片


1


活给别人看,是一种伪幸福


坂口安吾在《青色地毯》中说:“人生不如意之事,一半来自求不得,一半来自得而又欲。没有人过着如愿以偿的顺遂人生,所以大家都觉得别人比自己幸福。”

 

深以为然。

 

人生路上,都在追赶幸福,然而很多人却弄不清什么是真正的幸福,错把超过别人幸福当成了幸福。

 

其实,一个人要想得到幸福很简单,它是一种感觉,不是比较。

 

世界是平衡的,人生也是苦乐参半,当你抱着“活给别人看”的想法,哗众取宠,必定不会得到真正的满足,内心空空如也。

 

事实往往是人前多么光鲜耀眼,人后便难免灰头土脸。

 

一如伊丽莎白.泰勒什么都有,世人无不艳羡,可是她自己却感受不到愉快,她说:“上帝给了我美貌、声名、成功和财富,所以没有给我快乐。”

 

图片


不管你是多么接近完美的人,只要是为了取悦别人,你的心灵便已扭曲。

 

因为世上没有能始终让别人满意的人,每个人只有自己的时区。

 

曾看过一个盲人打灯笼的故事。

 

有一位提着灯笼的盲人,走夜路。


路人看见后感到质疑,上前问道:“你真的是盲人吗?”


盲人答道:“是的,我生下来就没见过一丝光亮。”


路人迷惑了:“既然看不到,为何打着灯笼呢?难道是为了迷惑别人吗?”


盲人说:“不是的,我听说一到晚上,别人都和我一样,看不见路上的东西,所以就提着灯笼出来了。”


路人感叹道:“原来你是为了别人啊!”


盲人连忙纠正:“不,我是为了自己。”

 

你看,为自己而活,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步,并且,爱自己的同时,也给别人带来光明。


 
 
| 收藏本页 | 打印本页 | 关闭窗口
  上一篇: 内心强大,是治愈一切的良药
  下一篇: 高图||新书推荐《改变习惯改变命运》
 
相关阅读:
草编 (阅读1652次) [2023/6/27]
媒人 (阅读1630次) [2023/6/25]
剃头佬 (阅读1662次) [2023/6/9]
砖匠 (阅读1676次) [2023/6/5]
钟表匠 (阅读1609次) [2023/5/31]
 
 
建议使用IE6以上版本浏览器,在1024*768屏幕分辨率下浏览本网站
版权所有 高坪区文化馆 (C)2008-2013 www.gpwhg.cn, All Rights Reserved
电话:0817-6015603  地址: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永丰路二段   邮编:637100   川公网安备51130302000207号   本站访问量:4705231   蜀ICP备2023029787号-2